“科勒住宅设计风格榜”由科勒中国于2019年发起,是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的联盟赛事。举办四届以来,“科勒住宅设计风格榜”为中国新锐一代的青年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023年科勒住宅设计风格榜”在原有作品评选的基础上首度增设敢创设计人物评选,科勒将联合设计纪元、广州设计周及20个城市合作协会机构提名150位优秀的青年设计师参选人,并由评审团评选30位年度设计敢创人物,在设计圈及媒体平台持续传播,加持设计师个人IP塑造,成就设计行业中坚力量。
本期受访设计师,是正饰空间设计创始人孙正栋,这位住宅多维设计的践行者与开创者,提倡设计应该真正从居住着的角度考虑,为客户呈现由内而外的居住空间,提升作品的社会性价值。通过本次访谈,我们将了解到正饰多维体系的内涵和实践方式,从理念创新和对住宅设计趋势的研判,孙正栋带给我们的,将是一次设计认知全面的职业化觉醒。
[对话设计师:孙正栋]
Q1:您提到私宅设计角度的本质还是以人为本,以业主的居住角度为第一导向,并非视觉艺术单一维度,能结合您的作品聊一聊吗?
我们的作品就和人一样,就像我们很多时候看一个作品都是停留在最表面,但其实如果考虑到居住这个维度,有一条时间线和可持续性的。所以我们看做一个空间就和看一个人一样,首先始于颜值我称它为空间的质感和情绪。它不是一种所谓的形式,就是空间的形式审美。
以往它是呈现一种物质,当下更多是去追求的一种精神产品的东西。
陷于才华忠于颜值其实就是生活方式。是否结合了一家人的所有人的生活方式让你在长时间入住之后感到很得心应手。
[自由与梦想之家]
你住了n多年之后,一些隐蔽工程比如说给水排水它是否健康,有没有反臭也会不会漏水
用电是否安全结构是否安全,包括暖通它是否很节能很舒适等。其实从理性的维度他不光具有一些基础学、生理学包括空气、色彩构成等。专业上像结构设计配件设计排水设计方方面面都要做好。
[自由与梦想之家]
Q2:设计是对已知的事物重新发掘利用,您有什么比较喜欢或者偏爱的设计吗?
A:
其实我看过一些很多的设计都做的很好。设计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首先我们每个人想表达的东西不一样,其次是每个客户或者说每个项目的需求不一样。所以说我觉得能超额解决甲方问题的设计都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至简]
我们平时看一些好的设计,更多的是学习设计者的背后的逻辑。比如说昨天我看了一那个魏延武的建筑展,他把空间的几何塑造做的非常好。
传统装修公司所做的那种风格化的设计,其实只是在一个空间的六面体上,每个面做不同的装饰罢了,它更像其实是种平面设计,谈不上是一种空间设计。更谈不上是多维度设计的体验型的产品型,时间线上维度的考量。
[至简]
所以说我觉得设计的发掘利用也好,对设计的解读也好,就是要追寻到设计的维度和本质而不是表面。
Q3:和过去相比,现阶段在设计理念或者设计逻辑上有什么成长或突破?目前来看最有收获的是哪个作品?
A:
我想说的是学无止境。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做设计要有空杯心态。进步也是全方面的首先我们不断的在业内进通过一些平台去交流去学习,很多产品的进步也能给设计带来启发,甚至同步帮助设计落地当中直接产生最后的体验感的提升。
[至简]
第二很多客户他的一些奇奇怪怪的需求就是设计项目应该是要有挑战的。如果每一个做的设计项目都是没有挑战的那其实设计就不会去进步,所以说另外一个点是来自于客户的各种各样的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需求。其实设计师他是不断的在学习的包括自身的一些阅历设计的修行他都是不断在提升的。
Q4:您最近是否在做一些主题研究(设计/材料/空间/公司运营)或是相关思考?在未来,您最想实现的是什么?
首先我觉得设计的第一个是要把本质工作做好。因为万丈高楼平地起,我特别注重一个东西的基础,无论是做设计公司还是做俱乐部,我觉得对设计的理念包括:时刻关注社会的一个痛点和需求,这个是一个最基础的东西。
现在很多的人都在空谈IP,过分的注重IP的运营跟推广。其实我们每个人先要把自己的基础给打好,然后自然会有就是有人去推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推广之后可能还会吸引一些投资。
[归属]
无论从运营也好产品也好,其实就是这个社会缺的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说缺的是想推广的人。很多人他自身没有建设好就急于去推广,其实从宏观角度来说这个是大浪淘沙,不长久的。
从微观角度客户观测你的朋友圈就会发现你整天都在说一些很空泛的东西,没有实际落地的作品、一些很深刻的观点或者说很有公信力的荣誉或者说采访的话,其实光自媒体这种东西在当下社会是立不住脚的。因为我觉得人人都做了就等于没做。
[归属]
未来我的一个判断就是市场会持续的下跌,优胜劣汰丛林法则,这个是避免不了的。那我们的设计应该是从本质的维度上去提升就比如说从原始的关注表面要逐渐向深度去探索,关注体验感,关注可持续性。如果说能这个观点能更多的影响到行业、产业、包括社会,这个是我们未来想做的一件事情。
Q1:您为什么会建立多维设计俱乐部,对它抱着怎样的期望?或者说它有什么独特之处?
A:
其实对于住宅而言,我一直说的就是,大部分的我们所看到好的设计,它是注重表面的。
大型的公共项目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它受业主甲方的干扰性很少第二项目本身的条件跟预算都很好。住宅如果说从这个方向去走,永远被公装打压在下面的。
本质住宅它跟公共的文化类创意类的建筑设计有最大的一个本质区别:一个是建筑展示型文化型的项目,另外一个它是更偏重于民生,跟每个老百姓其实息息相关。没有人去定义什么是私宅设计的标准,也随便谁都能做,免费也能做,怎么也能做,绘画图也能做,操作效果图也能做。这些是行业的痛点,但是也是行业的机会。
[归属]
多维设计俱乐部首先因为我有自己创立的一套多维设计体系的理论,在我的个人实践当中是很成功的,我希望把它推给更多的年轻的设计师。让大家明白,私宅设计不是一味的去看一些杂志、大型项目的那些手法和语言,更多的是要从本质,深层次的去理解住宅。它是一个体验品,更多是相关民生的,要具备一定的匠心和责任心的。最终把这种观点通过俱乐部能够联合品牌联合媒体给社会创造行业的正向价值。要抵制内卷,重新树立行业的一个底线。
Q2:在您看来多维设计俱乐部中的“多维”在设计产生的价值,是否能给设计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A:
对于多维,我一直说的一句话,由外而内是居住者视角。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想呈现的多为就是让业主在除了在第一点的视觉上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方面的感受到个空间的舒适性和健康美好。它不光是单单的一个好看。从我们设计师的角度多维是底层逻辑的安全、安全至上的健康、健康至上的人性与功能、再至上的舒适感、最后是精神层面的空间。
所以说多维就是空间的多方面。
[归属]
我觉得最好的一个点,当这个理念被整个住宅行业所认可的时候,如果说社会认可、业主认可,那设计师都会去效仿,一旦设计师效仿多维度理念,它将是一个新的蓝海,引领的一条产业链,是新的未来建材市场的一个突破口,是可持续的战略,一些新型的技术可以更好的推广,做到一个净化行业的作用。其次如果整体设计师的水平和生态变好变好之后,最明显的一个效果就是行业的价值跟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归属]
Q3:您如何理解本次大赛的主题“敢设计,创未来”? 参加设计类比赛,让您有什么收获?
A:
我觉得敢设计,其实设计师首先要提炼业主的需求,这是一种同理心。简单一点要你要懂我。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要敢设计。设计不是服务,是捕捉到业主的需求点之后,剩下的东西是我可以去创想的,并不是说去服从去执行。创想的程度是一个设计师的想象力和他的经验包括对于工艺工法的材料的了解。不能说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东西。敢设计用我的一句话来讲就是用理性的思维做感性的畅想。
[绿化花园]
我觉得其实任何行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那种敢创想的设计师去前赴后继的去推动行业的进步。要有这种前浪被后浪拍死的魄力和勇气,不能太循规蹈矩。行业的未来是需要一代一代不断的去迭代,我们每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的贡献,让整个行业逐步提升,净化行业环境,让业主去认识到真正住宅设计的价值。
我觉得对任何比赛,它要赋予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比赛具有更好的公信力跟宣传价值
不只是走一个流程走一个形式的话。奖项荣誉的分量除了参与者的水平和大赛的高度紧密相关的。
科勒,始创于1873年的全球厨卫品牌,成立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如今已成为全美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家族企业之一。从第一个“马槽”式浴缸的诞生,到诸多卫浴概念的创新,150年来,科勒秉承着“缔造优雅生活”的理念,创造了许多奇迹,在百年传承中成为全球厨卫经典。未来,科勒将继续以敢创姿态开拓新的领域,在极致中不断超越与突破,以更好的设计和创新打造可持续的美好生活,共同塑造下一个150年。
相关知识
敢设计 创未来| 2023科勒住宅设计风格榜正式启动!
升华陶瓷明星人物专访 | 王林:敢拼敢闯,才是赢家!
2020态度设计大奖 | 孙少川:好的空间是有温度的情感栖居地
知名设计师孙少川点评「2023设计师严选品牌TOP10」正泰居家:演绎出极致空间美学
品牌赋能设计力量 | IMOLA&聚创设2021首届设计师沙龙圆满落幕
《名师会客厅》× 空间情绪设计师高志强丨有形空间影响情绪,情绪塑造无形空间
深圳九度设计孙巍:学校设计中室内场景打造的实践
意大利建筑师VS中国设计师跨界对话 ——蒙娜丽莎瓷砖“跨界·艺术对话艺术”成都站即将火花四...
2022年家装中国设计百强人物榜单揭晓
2021智能家居态度人物 | 孙旭东:专注铸就专业 勇创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