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装修大全
菜单
首页 > 客厅资讯 >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柯尊贵:从木工学徒到匠心工长,用二十五年坚守诠释手艺人的温度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柯尊贵:从木工学徒到匠心工长,用二十五年坚守诠释手艺人的温度

客厅装修大全 2025-07-22 17:57

  从江西故里到湖北成长地,从厦门学艺的木工学徒到北京工地的资深工长,柯尊贵用了二十余年时光在装修行业的方寸之间打磨匠心。这位亲历北京装修市场变迁的“手艺人”,以“把客户的房子当自己家来装”的信念,在别墅整装、展厅打造等领域铸就口碑标杆,更以“紧跟时代”的姿态应对行业变革,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生动范例。

  从学徒到工长:在钢筋水泥间扎根的成长之路

  柯尊贵自15岁起涉足木工领域,开启了与装修行业的缘分。1998 年,这位来自江西的青年怀揣“一技傍身”的想法,跟随堂哥前往厦门,系统学习装修相关技能。1999 年,柯尊贵随老乡转战北京,以木工为起点正式投身装修工作。在 1999 年至 2004 年的实践中,他在完成木工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拓展技能范围,逐步掌握了水电、瓦工等多个工种的操作能力,通过“边干边学”的方式积累了装修全流程经验。2004 年前后,随着专业技能的日渐扎实,柯尊贵开始组建团队,带领 5 至 6 名工人承接装修项目,正式转型为工长。从清包工到独立承接全屋装修,他始终记得第一次带队时的承诺:“客户把房子交过来,就是把日子交过来,咱不能砸了招牌。”

  项目攻坚者:在 “不可能” 中雕琢精品

  二十余年的工长生涯里,柯尊贵留下了多个 “教科书级” 的项目案例,每一个都刻着 “迎难而上” 的印记。

  2010 年,北京小汤山一套 200 平方米的别墅项目,成为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 “里程碑”。不同于常规装修,业主要求从基础基建到庭院绿化 “一条龙” 负责,小到墙角的弧度处理,大到庭院假山的堆砌角度,都需精细把控。柯尊贵带着团队驻扎工地三个月,白天盯施工,晚上对照图纸改方案,连庭院里的每一株绿植间距都亲自丈量。项目交付时,业主握着他的手说:“这房子装得比我想象中更像‘家’”—— 这份认可,让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手艺人的成就感”。

  而 2023 年的智慧展厅项目,则更显攻坚本色。彼时正值隆冬,北京气温低至零下 10℃,展厅不仅工期短,造型设计更是突破常规,更棘手的是,设计团队提供的图纸线条模糊,关键节点标注不清,“工人对着图纸看了三天,都说‘这活没法干’”。柯尊贵没有退缩。他把图纸铺在工地临时搭建的木板上,带着团队中资深木工逐行分析线条走向,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20多版细化图;他带领工人按照模型反复比对,甚至半夜爬起来修改尺寸。最终,团队不仅按时完工,实际呈现的弧形衔接精度、灯光折射效果,竟比设计团队的预期方案更流畅。业主验收时感叹:“你们把‘模糊图纸’变成了‘精准艺术品’。”

  行业变局中的破局者:老手艺也要跟上 “新潮流”

  从业二十余年,柯尊贵见证了装修行业的迭代浪潮。他坦言,近年来整装公司因管理、设计、主材选择的局限性,频繁出现 “暴雷” 现象,消费者对 “整装模式” 的信任度下滑,这既给工长群体带来挑战,也暗藏机遇。

  “工长不能只埋头干活,得抬头看路。” 柯尊贵的破局之道,是让 “老手艺” 接上 “新渠道”。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他学会了用手机记录工地日常:从水电布线的 “横平竖直”,到瓷砖勾缝的 “深浅一致”;从木工师傅打磨家具的专注眼神,到竣工后业主的笑容…… 这些带着 “烟火气” 的视频被发布各大短视频平台,一时间就吸引了很多浏览关注。

  面对年轻人更认 “品牌”“保障” 的消费趋势,他坚持 “把口碑做成活招牌”。“年轻人不是不信手艺人,是怕没保障。” 柯尊贵注册的公司名称里特意加入 “匠人” 二字,以此明确传递对工匠精神的坚守,这不仅是对自身从业理念的彰显,更成为向客户作出品质承诺的直观注脚。为将 “匠人” 精神落到实处,从合同条款到售后承诺都清晰透明:基础工程保修 5 年,隐蔽工程质保 15 年,每道工序都邀请业主到场验收签字。这种以规则为底线、以透明为原则、以责任为核心的服务模式,为客户带来了切实的 “踏实感”,也成为公司赢得市场认可的关键。

  口碑的底色:十年后的“回头客”与质量的答案

  柯尊贵总说:“装修是良心活,时间会给答案。”2000年代初,他刚做工长不久,接了一个特殊的项目:客户的外甥女家要把两套相邻的房子打通成一套,涉及墙体拆除、电路重组、水路改造等复杂工程。他带着团队反复测算承重结构,光是电路图纸就改了 5 版,确保 “两套变一套” 后既安全又实用。

  没想到十年后,这套房子要挂牌出售,需拆分成两套,还要复原当年断开的电路管路。此时客户早已弄丢了柯尊贵的联系方式,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逐项查验当年的材料订单 —— 在泛黄的单据上,他们找到了柯尊贵的名字和早已停用的座机号。几经辗转联系上时,客户感慨:“就冲这十年没出问题的质量,我知道你肯定能解决。”

  柯尊贵带着团队上门,凭着当年的施工记忆和留存的图纸,用 15 天完成了拆分复原。更意外的是,房子的新买家看了施工细节,当即请他负责新房装修;后来,连客户孩子的婚房,也指定要柯尊贵团队接手。“十年前的活,成了十年后的‘广告’”,这是他对 “质量即口碑” 最生动的注解。

  对新生代的期许:新工匠要 “脑灵活” 更要 “脚站稳”

  面对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装修行业,柯尊贵既欣慰又审慎。“现在的年轻人脑子活,会用设计软件,懂智能设备,这是优势。” 但他更强调,“手艺的根不能丢。”

  他观察到,未来的新手艺人群体中,设计师出身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这意味着 “既要会画图,更要会落地”。“比如设计一个弧形吊顶,图纸画得再美,工人做不出来也是白搭。” 因此,他常对年轻徒弟说:“先蹲在工地练三年基本功,摸透木材的脾气、水泥的凝固时间、电线的负荷极限,再谈创新。”

  在他的团队里,既有跟随 20 年的老瓦工,也有 95 后设计师出身的学徒。“老带新” 的模式里,传的不仅是技术,更是 “把客户家当自家装” 的初心 —— 年轻学徒跟着老工人学贴砖时,会被要求 “每块砖的缝隙必须用牙签通一遍”;学做木工时,要练到 “徒手锯直线误差不超 1 毫米”。

  坚守里的温度,时光中的初心

  从 1998 年的木工学徒,到如今带领团队的匠心工长,柯尊贵用 25 年的时光证明:工匠精神从不是 “守旧” 的代名词,而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质量的终身负责、对时代的主动拥抱。他的工具箱里,卷尺量精度,铅笔绘细节,笔记本记着每个家庭的特殊需求 —— 老人的感应灯、年轻人的隐藏插座。正如他所言:“机器算得出尺寸,算不出家的温度;软件画得出图纸,画不出对手艺的敬畏。”

  这份在钢筋水泥间沉淀的坚守,正是 “中国好工匠” 最动人的注脚:他们用双手雕琢的不仅是房屋,更是千万家庭对 “家” 的期待,是工匠精神在新时代最鲜活的模样。

相关知识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匠心筑梦三十载:从学徒到口碑标杆,在变革中坚守匠心,毛青春的...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丁赵生——30年匠心筑梦的沪上装修“手艺人”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赵长征:三十年匠心筑梦,从水电工到行业革新的时代先锋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张敏:30年匠心筑家,用口碑丈量装修行业的温度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丁希建:用瓦刀刻写匠心的皖北手艺人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丁政国:30年匠人匠心,在方寸之间雕刻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葛金礼:从油漆工到行业标杆,匠心坚守与装修行业破局之道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童得勇:30年装修路,以匠心筑就行业标杆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顾云山:从东北学徒到装修行业的“空间重构师”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刘洪武:齐鲁匠心筑梦京华,用 “三个不将就” 书写装修人生

网址: 【2025中国好工匠系列展播】柯尊贵:从木工学徒到匠心工长,用二十五年坚守诠释手艺人的温度 http://www.ketingzhuangxiu.com/news-view-id-158341.html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