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福州,空气中还残留着夏末的温热。在苍翠公园深处,一座面宽70米的建筑安静地融于自然之中。这里没有写字楼的喧嚣,没有匆忙的脚步声,只有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这里就是DCD大成设计事务所,一个更像文人雅舍的设计空间。
DCD大成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林开新
2025年9月24日,在由Interior Design中文版与施耐德电气联合主办的“寻找设计行业影响力创造者”沙龙福州站活动中,我们与这位设计隐士展开了一场关于设计与人生的对话。三十年的设计生涯,让他悟出一个道理:最好的设计,是让空间学会呼吸,让设计回归本心。
回归本心,设计是一场人生修行
“我曾经也很活跃,全国到处跑项目,”林开新沏着一壶茶,茶香在空气中缓缓弥漫,“但那个时代的设计,更像是被商业裹挟的产物。”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像是在诉说一个久远的故事。
当年的林开新,也曾在地产黄金时代追逐潮流,却在喧嚣中越发自省。“做来做去,感觉那不是我要的设计生活方式。”于是,他选择了一场优雅的退守:回到福州,拒绝所有浮华的行业活动,在安静中重新寻找设计的本质。
DCD大成设计事务所内景
这场退守不是逃避,而是一场修行。他的新事务所选址在公园里,只因“怕挤电梯”这样一个质朴的理由。在这里,最好的观景位置都留给了员工,茶室、酒廊、休闲区取代了传统的会议室。“我们要的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工作机器。”这种反商业逻辑的布局,恰恰体现了他对设计本质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林开新完成了从“我要怎么做”到“业主需要什么”的转变。“设计有甲方,艺术可以没有甲方。设计是命题创作,我们需要了解业主的背景、生活、文化,帮他解决使用问题和美学整理。”这种认知的转变,让他从年轻时与业主对峙的状态,变得相对柔和,却更接近设计的本质。
小在意大意义:从生活细节到空间灵魂
漫步在这个充满诗意的空间里,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小在意大意义"的真谛。
在办公室设计中,他不仅考虑了工作需求,更融入了大成设计所有员工的生活喜好:茶区、酒区、朋友交流区,这些看似与工作无关的空间,恰恰构成了设计的灵魂。
DCD大成设计事务所内景
“我喜欢酒,喜欢茶,每天都要喝一点,”林开新指着办公室内的茶酒区域说,“这种私人生活方式融入办公室,让人处于放松状态,朋友来访时可以喝茶品酒。”在他看来,这种“小在意”背后是“大意义”,毕竟好的生活状态产生敏捷的思路,这才是创作的源泉。
DCD大成设计事务所内景
在林开新办公室入口处的对联“春水煮茶 松花酿酒”是他老师的手笔,也是他生活态度的写照。“设计应当如春水烹茶般清澈通透,又如松花酿酒般需要时光的沉淀。”他说,“现在的设计太追求即时效应,却忘了有些美好需要时间来酝酿。”事务所会客区的壁炉也选择了真柴火,林开新介绍说,真正的柴火点燃后在壁炉中发出的噼啪声,和电暖器的假火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而这种真实的质感是设计中最珍贵的部分。
林开新带队设计师参访DCD大成设计事务所
走访事务所的过程中,露台一个承接滴水的老水缸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林开新表示,那是友人相赠的,他养了几只螺在里面,让它们自然生长。这个看似随意的安排,实则蕴含着深刻的设计哲学,尊重时间的痕迹,让设计融于自然。
施耐德电气产品
对于空间中的细节处理,林开新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以开关面板为例,他认为这是设计中的基础学问:“色彩关系、大小是否与空间气质吻合,各类控制面板的归纳整合,这些都至关重要。”他特别提到自己曾经许多项目中都曾使用过施耐德电气的开关产品:“简约小巧且耐看,是可以适合各种空间的经典设计,非常符合当代生活诉求,且容易归纳整合。”
业主是真正的设计师:共创生活画面
“好的项目需要伯乐,而业主就是伯乐。”林开新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业主才是项目最大的设计师。”他解释说,生活画面是由业主书写的,未来是业主在使用的,设计师只是帮助他们实现这种愿景。
他又将设计过程比作拍电影:“业主负责编写生活的剧本,而设计师则作为导演,来负责最终呈现。所以首先要有好的剧本,才有好的结果。”因此,他与业主的沟通可能长达七八轮甚至十几轮,“我需要知道业主对未来的生活画面,把我理解的生活画面与业主的结合,最后定稿。”
“寻找设计行业影响力创造者”沙龙福州站活动
这种深度沟通的理念,也体现在他对住宅设计的理解上。“现在业主最大的变化,是从关注造型材料转向注重生活体验和精神层面使用。”他坦言,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师不能亏待自己,也要去生活。只有拥有良好生活,才能与业主产生共识。”
访谈中,他回忆起一个合作近二十年的老友:“我们从甲乙方变成了知己,这种默契让每个项目都充满幸福感。”
在地性与当代性:寻找每个项目的独特基因
面对网红设计的泛滥,林开新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有市场就有存在的道理,但要根据项目特点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林开新一直在思考设计的在地性。在他看来,文化在地、城市基因、地理环境,都是不可复制的独特元素。
DCD大成设计事务所内景
他以福建的祖屋文化为例:“福建人爱家,不管走多远都要回来盖房子。这种在地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出路。”他认为,每个城市都有其基因,设计师需要发现并善用这种基因。而在林开新办公室一角的陈列柜上,就摆放着他女儿六岁时写的道歉信,以及女儿画的稚嫩的图画。这些看似与设计无关的东西,恰恰呈现了将爱家融入设计之中最真实的生活印记与情感温度,也让他的每一个私宅项目都承载着对家的深刻理解与温情守望。
对于年轻设计师,林开新建议要认知自己,找到独特基因并放大:“好比吃菜,今天吃川菜就专注于川菜,发挥到极致。混合吃反而会忽略特点。”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懂得取舍比盲目接单更重要。
设计哲学:在舒适区中做最真实的自己
当被问及自己的设计哲学,林开新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我喜欢在舒适区,我觉得这样很好。”他进一步解释,“做室内设计不一定要有特别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住宅设计,不需要非常有创意的形态,而需要留下让空间可以发生创意的生活方式的设计巧思。”
“寻找设计行业影响力创造者”沙龙福州站活动
他认为,真正的创意应该体现在改善家庭关系、促进社交互动上,而不是表面的造型创新。“形式感的东西是学生时代就该学的,做了这么多年设计师,应该去做更深层的生活方式内容。”
正如他所言,设计的意义不在华丽表象,而在那些触动人心的细微之处。三十年的设计修行,让林开新懂得:最好的设计,是让空间回归生活,让设计回归本心。(撰稿/陈婉璟)
相关知识
知名设计师吴巍点评「2022设计师严选品牌TOP10」德国伯爵:细节之处见真章
设计师林杨耀:设计长情 守望生活从简至真
知名家居博主臭臭choseciu:慢生活,寓于生活细微之处
'预见印象”2023 LAZBOY春季印象巡展圆满落幕 开启理想生活新篇章
厨之有道,“林”感生活丨林适舒适家居汪溢章:时刻洞悉消费需求,以林内优势打造厨电榜样
《“聆听”设计影响力》∣ 王践:以微小改变回应生活本真
设计师林杨耀:有“情味”的设计就是回归生活
2022卓越设计青年丨章一才:以人为本 好设计让生活更舒适
2022 卓越设计青年|专访金涓鹏:细节之处见设计灵魂
设计有“young”微访谈 | 设计师李宜阳:以设计为客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