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装修大全
菜单
首页 > 客厅资讯 > 政策东风劲吹,工业化内装如何破局城市更新?

政策东风劲吹,工业化内装如何破局城市更新?

客厅装修大全 2025-11-27 16:52

在当前城市更新与“好房子”建设目标的战略引领下,工业化内装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擘画了顶层设计,明确要求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将存量住房提升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将既有建筑改造提升至战略高度。

这一政策导向与“十五五”时期建筑行业绿色化、工业化转型趋势高度契合,预示着装配式装修将迎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政策信号愈发密集,今年广州发布新规,要求2026年起全市新建居住用地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更为工业化内装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此关键节点,工业化内装究竟如何承接时代命题,将政策东风转化为切实的实践路径,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近日,华耐智装携手搜狐焦点家居落地“工业化内装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前景与实践路径”主题论坛,邀请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易涛、华耐智装装配事业部总经理张开飞,以及华耐家居首席战略官文军作为论坛主持人,搜狐焦点家居总经理郑海云作为行业观察者,共同拆解工业化内装在城市更新中的现实路径与未来图景,探讨其如何高效赋能城市更新。

从左到右依次为:搜狐焦点家居总经理郑海云、华耐智装装配事业部总经理张开飞、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易涛、华耐家居首席战略官文军

【现场精彩对话】

文军:易总作为建筑师,长期参与住宅项目设计与建设。在“好房子”建设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室内装修的未来趋势?传统湿法作业如何适应“好房子”标准,满足人民对居住品质的期望?

易涛:从建筑角度回顾住宅发展历程,北京住宅从高速建设到品质提升,内装已成为营造高品质人居的核心抓手。近年来,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对內装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但当前高标准装配式内装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成本较高;如何向三四线城市推广,突破成本与品质的矛盾,是一大挑战。

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中,老房子如何通过装配式内装转变为“好房子”,潜力巨大但问题复杂。装配式内装优势在于规模化效率,但在to C市场,个性化需求与成本控制难以兼顾。我认为,未来无论新老房子,都离不开装配式内装,但需解决标准化与个性化平衡问题。

文军:作为家居行业的资深观察者,郑总从消费端看到哪些装修需求的变化?这些变化如何与“好房子”标准契合?

郑海云:从消费者视角看,近几年装修需求明显变化。整装模式兴起,源于消费者追求省心、高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90后成为消费主体,更倾向于“所见即所得”的服务。但整装作为标准化产品,难以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随着短视频等内容平台发展,年轻人对个性化装修的期待更高。

装配式内装作为新兴模式,需要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例如,我参观华耐智装时,对其标准化产品印象深刻,看似传统实则装配式,这需要行业加强教育与推广。

文军:针对个性化需求与装配式效率之间的矛盾,在易总主持过的住宅项目中,装配式内装已有所应用。从甲方需求角度,您认为装配式内装供应商还需在哪些方面提升,以更好地满足项目要求?

易涛:作为设计师,我处于跨专业统筹角色。装配式内装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标准化接口不足。当前内装接口做法多样,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每次项目都需重新调整,增加成本与复杂度。建筑寿命长达50-70年,内装可能需多次更新,装配式内装应实现“好改造、低干扰”,但目前改造成本仍较高;其次,个性化需求需通过技术平台解决,例如AI或可视化工具,让业主提前参与设计,减少后续摇摆;最后,内装不仅要注重装饰,更要提升物理性能,如隔音、环保等,这些是“好房子”的关键指标。

文军:张总作为产业专家,您如何回应关于标准化接口的挑战?装配式内装如何在实际应用中突破瓶颈?

张开飞:装配式内装在to B领域尚未完全实现标准化,to C市场挑战更大。

我们需通过技术迭代,例如非砌筑隔墙技术,实现空间灵活变化,满足未来家庭结构需求。装配式内装的优势在于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减少湿作业,降低噪音、垃圾和邻里干扰。例如,整体卫生间可在2-3天内完成安装,避免传统装修的渗漏、反臭等问题。成本方面,装配式内装目前比传统方式贵约20%,但换来时间效率、环保健康与长期维护优势。未来,需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并整合智能化技术,提升消费者体验。

文军:成本与价值的交换,引出一个关键问题:装配式内装是否会成为未来主流?请教郑总,从家居行业角度看,面对厨房、卫浴等巨大的局部装修市场,传统作业能否满足需求?装配式内装又该如何切入这一市场?

郑海云:存量房市场是行业绕不开的课题。局部装修需求旺盛,但传统方式工期长、干扰大。例如,换窗、改卫浴涉及水电改造,系统性极强。装配式内装若能做到快速、低干扰,将是重要解决方案。

但消费者需要更直观地了解其优缺点。例如,整体卫浴承诺8小时换新,但前期拆改仍需完善。行业需通过真实案例教育市场,让消费者认识到装配式在环保、健康与长期维护上的价值。

文军:现场有粉丝提问,装配式内装如何与智能家居、管线适配性融合?请张总从技术角度回应。

张开飞:这正是我们在探索的方向。装配式内装可通过集成化设计,将管线与家具、装饰板结合,减少水平布线。智能化技术如WiFi控制开关,提升灵活性。比如说,整体厨房通过架空地面与顶板构建独立结构,实现快速安装与稳定维护。我们致力于解决传统装修的痛点,包括缝隙渗漏、结构破坏等,并通过产品迭代,让老房子空间利用率更高,适应未来生活方式。

绿色智能内装修示范样板间

文军:随着“好房子”标准的不断细化,是否会加速工业化内装的推进?从需求端看,企业如何响应?

易涛:趋势是肯定的。“好房子”以人民为中心,新建住宅已推行一户一验、空气检测等机制。装配式内装若能在数据上证明其环保、健康优势,如出具空气检测报告,将更具说服力。此外,工期优势显著,例如7天完成卧室改造,并明确告知消费者20%成本换来了时间、健康与品质,这种价值交换容易被接受。建议行业推出“责任内装设计师”模式,与建筑师协同,保障房屋全生命周期品质。

此次行业对话达成的共识在于:装配式内装需以房屋全生命周期为视角,平衡成本、效率与环保。而从行业媒体视角来看,装配式内装发展的几个关键维度已经揭示:

价值重塑是关键。行业必须完成从“成本对比”到“价值交换”的叙事转变。消费者需要理解的,不是每平米贵了多少,而是为“时间、健康、宁静、环保”这些隐性价值付费的逻辑。这需要将技术语言转化为用户语言,用“7天焕新一个卫生间”的极致体验取代概念。、

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个性化。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是横亘在工业化内装与C端市场之间的最大障碍。未来的突破点在于构建“标准化基座+个性化模块”的柔性体系,并借助AI、VR等工具,让消费者能低门槛地参与设计,实现“千人千面”基础上的“工业效率”。

构建产业协同新生态。工业化内装的发展绝非单一企业所能推动,它要求设计、部品、施工、家居、智能等全链条的深度协同。建立统一的“建筑语言”与接口标准,形成贯穿房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将是行业从“制造”走向“智造”的基石。

北京住总山澜阙府项目展示

工业化内装的未来,不在于取代所有传统装修,而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更现代、更文明的选择:当你不再需要为装修请假奔波,当邻里关系不再因施工噪音而紧张,当你的家具备了因生活阶段变化而重塑空间的能力时——这场变革的价值便已彰显。

相关知识

政策东风劲吹,工业化内装如何破局城市更新?
三大配套政策发布 如何助力北京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政策频出,管道巨头中国联塑纵深布局抢先机
热点城市稳楼市政策进一步优化
直播预告 | 工业化内装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前景与实践路径
内卷难避,门窗行业如何破局?这场联合盛会给出了答案
超重磅定调!更大力度稳楼市政策来了
行业大变局下的机与变,中小企业该如何破局?
东鹏超级工厂特辑|“双碳”政策下,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五新”解读:广东工业涂料如何“高质量”破局?

网址: 政策东风劲吹,工业化内装如何破局城市更新? http://www.ketingzhuangxiu.com/news-view-id-163893.html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