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装修大全
菜单
首页 > 客厅资讯 > 致匠心|| 木匠老郑:不懂礼数,休想买我的家具

致匠心|| 木匠老郑:不懂礼数,休想买我的家具

客厅装修大全 2016-06-25 09:02



杜甫说:“良工古昔少,识者涕泪出”,大概就是这样一番执着情义。匠人这行年轻的大多耐不住寂寞,耐住寂寞的就在那桩小凳子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化作一座“石像”,大隐于市,等待那些寻觅而上的涕泗滂沱的相识。



▲木匠老郑


寻找老郑的工厂,颇费了一些周折。跟随导航,我们的采访车在一条狭长的小道上只能缓缓前进,可越接近目的地,路却越加曲折而破旧幽闭,最后竟然开到了一个无人的工地,四周空空荡荡,剩下车内的人一脸茫然。几经询问、掉头退回、一一查看路径的周围,才偶然在途中一扇不起眼的铁门找到目的地。


热情的老郑闻声而出,一袭白棉麻衣黑裤子,脚下是一双旧旧的布鞋。身旁的两只小白狗也缓缓跟着出来,一路嗅着我们的气味来到老郑的会客厅,可是对我们并无太高的兴致,懒洋洋晃一圈后,悠悠躺在地上就睡了过去,少顷就看见它均匀起伏的肚子,躺在正前方一块方方正正的牌匾下,上面正体赫然写着:“皇恩诰命”四个大字,颇有些戏谑。老郑见了,立马把他们赶到一边,招呼着我们进来。


没有柴门闻犬吠的欢迎,有的只是空旷小院里随意堆砌摆放的那些粗砥木料、砖块和零散的桌椅板凳、佛像雕塑……砂纸在家具某个部件上来回摩挲的“飒~飒~”声和工具撞击中深深浅浅的“乒~乓”声,当专注被如此听见,单调的节奏也有了别样的旋律。






一切看似简单,不经让我在心底询问,老郑的木工厂相较其他究竟有何不同?


所谓高手,一生只做一件事


走进老郑的会客厅坐定,他先是为我们安排座次,女士一律长椅,男士便选独凳,自己则端坐在金丝楠木茶台前烧水烹茶,红茶配女,绿茶宜男。待茶叶在沸水的冲泡下翻滚沉浮,再擦手,微笑起身,走到我们身后选好碟片,放入自己的老式唱片机,悠扬婉转的二胡声响起,环顾老郑会客厅,一侧是古式书架上跨越各个时代的古书收藏,另一侧则是焚香供奉的佛像排位,加上墙上各类烫金古木的宗族牌匾以及各类收来的老物件成品和未修葺完成的半成品……一切随意而安稳的杂糅其中,这些被收藏其中的“岁月痕迹”,为整个空间填充了微妙的质感和历史的意趣。




老郑,德阳人,从小不喜读书,唯独在敲打钻研、描摹雕刻的木匠手艺中寻得自己的一方天地,虽说最初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如今从部队退伍后再次拾起老本行的老郑,却已然是返璞归真后的初心不改。


 “我以前收家具,就是组合,我收这个家具能不能修复,能不能组合。就像鲁班一样,做出来拆了之后,还能够完整的组合起来。老家具的第二次组合,是给了它第二次全新的生命。我们做这个东西就是需要对家具的每一块了如指掌。有人说过,三年做,一天组合。就是传统工匠的做三年,用一天的时间把三年的成果给立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成。”

      





用老郑的话来说,中国文化需要很好的传承,需要的是一个人、一代人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这样的积累,根本不简单,而唯有坚守者方能为专。

 

内守?没有内守何来外拓


老郑会客厅的对面,正是一个手作家具的生产线,7、8个师傅坐镇把关各个加工的环节:抛光、切割、打磨、上漆、雕刻……有条不紊、一丝不苟,这里的每一个师傅都是老郑亲自从全国各地,诚意相邀。有的甚至不惜三顾茅庐,一路开车向北,才请回了曾在故宫博物院做漆的张师傅。众多工序、诸多规矩,老郑的木工团队聚合了这样一群志同道合又技艺出众的匠人,每一块作品的成型都融合了各式匠人不同的创意风格,加之手作的天然差异性,更让那些精致的细节赋予了魔力般的独特性。

 

 




他们就那样坐着,头向下,手中不停地雕刻,不停地敲敲敲,木上的花纹慢慢显现,多余的小木块毫无差移的被瞬间剔出,我们在旁观摩、询问、拍照,他们也并不理我们,只是做着自己的事情,专注于木头上的目光一分都不浪费给我们,可能所谓匠人,经过时间锤炼后自身已经以手中之木存在,忘却本我了,他潜心篆刻的每一块木都是自己。



     

 “你没招过徒弟吗?”

 “招过啊,后来耐不住寂寞就走啦,我现在也就很少招徒弟了,只有他这么一个孩子留下来了,不容易啊!”

      

不同于其他手工作坊的门庭若市,老郑的工厂不仅位置偏僻,连工人学徒也招的极少,这让唯一一个90后的学徒格外引人注意,杜甫说:“良工古昔少,识者涕泪出”,大概就是这样一番执着情义。匠人这行年轻的大多耐不住寂寞,耐住寂寞的就在那桩小凳子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化作一座“石像”,大隐于市,等待那些寻觅而上的涕泗滂沱的相识。

      

但如若没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内守”,又何谈匠人精神的外拓呢?


我的家具,能古今对话


对于很多 “昙花一现”的手作追随者,老郑的“内观”首先就不止于木匠手艺本身的“浅尝辄止”,而是更多关乎文化历史的追本溯源。

       



老郑指着那张桌子说:“那是明代的风格,极简,线条非常的简单流畅,是我最喜欢的一种风格,价格不是特别贵。”我看向那张桌子,其实跟现代流行的极简主义非常相似,人在忘却传统的同时不断向前奔跑追求潮流,而这潮流追根究底还是源于对传统的复兴,想想倒有些好笑。

      

在没有师傅传授引领的时候,老郑对于家具的探索,就来源于那些收来的古旧家具,每一处设计线条和花纹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传统历史都让老郑心驰神往、乐此不疲,翻阅古籍、读懂文史,在老郑看来,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都可在家具的制作中窥见一斑。

       



因此,来买老郑家具的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定要先和老郑当面交流,三言两语,举手投足,老郑就可判定来此买家是否真有礼仪教养,真懂传统家具审美。“要是不由得我来评定,怎知他不会糟蹋我的家具!”

       

不由市场评定,只管内心坚守,除了做家具,老郑还做了一件事情——收集有关百家姓的家谱、祖宗牌位和对联画像。这一做,又是十几年,直至2015年底,在龙泉驿的博客小镇,老郑的成都百家堂百家姓博物馆成立并开馆。之后的日子,老郑筹备着到福建,走遍中国所有的祠堂。到每一家去采访家族的长辈,通过口述历史,讲述好的历史,家规、家法。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走到今天,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的发展跟我们的文明与人的意识水平脱节。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那些所谓的再造故乡,没有传承,何来创新和再造?”

      

所以,当这些物件的主人摸着老郑家这些温润精巧的一件件家具时,除了好奇做这些弧线的师傅,当时在想些什么,还能穿越现代的技法直接叩问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巧思。

      

这,也许就是匠人老郑的寄情与无私。

 

 

Postscript |  后记 


想起拜访老郑的日子,当日正值24节气中非常美的“小满”,“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将至未至的情感一点点酝酿和上升,与朋友圈如潮水般的“520表白日”恰好相反。而我们却早已习惯在这样“焦渴”的状态中获取幸福和满足。


匠人的思想和情绪,正如这大俗浪潮中为数不多的存在与坚守,提醒着我们勿忘传统和本心。




相关知识

致匠心|| 木匠老郑:不懂礼数,休想买我的家具
北通乡村老木匠,坚守传统木艺数十载
工匠精神.《盛友木门 致匠心》
工匠精神|盛友木门·致匠心
“匠心中国”第三季|这个夏日,“匠心”为爱献礼!
忆木匠杨海辉:匠人精神铸就家具铸传奇
2020好好生活·匠心最美中式红木家具评选全面启动
想要能随心“摆布折腾”办公桌?匠源森办公家具外精于型
匠心造,国际家|国潮当道,得阳软木诠释“大国工匠”!
匠心造,国际家|了不起的大国工匠,把地板玩成花

网址: 致匠心|| 木匠老郑:不懂礼数,休想买我的家具 http://www.ketingzhuangxiu.com/news-view-id-21600.html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